作者
陳瑞樺
Author
Jui-Hua CHEN
相關領域
摘要
本專題的形成,緣於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於2019-2020執行清大研發處補助計畫「當代臺灣的記憶政治」,連結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執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畫的子計畫一「記憶政治與治理技藝:國家、社會、族群與歷史的亞際研究」,舉辦「再造歷史現場」工作坊,邀請兩校同仁共同探討此一政策所涉及的記憶政治課題。許瀞文〈再造哈瑪星:常民保存與歷史現場〉、賴雯淑〈六燃互動劇場《無/非紀念碑》的另類歷史書寫實踐〉、劉柳書琴〈梅嘎蒗社的苦難:櫻花林下的內橫屏山隘勇線抵抗記憶〉等三篇論文正是在上述脈絡下寫成。除了上述三篇論文,並選刊顏亮一、張耕蓉的〈文化治理及其不滿:新莊街之都市運動〉這篇與專題主旨呼應的投稿論文,以及由洪世謙組織整理的專題座談會記錄〈勞動、戲劇、書寫:「前鎮草衙」再造地方認同的實作〉,共同組成本次專題。上述文章或是探討「再造歷史現場」的政策案例(高雄市哈瑪星、新竹市六燃及眷村),或是呈現政策之外的城鄉再造與記憶考掘的關聯(新北市新莊街、新竹尖石內橫屏山、高雄市前鎮草衙地區)。不管是否為政策案例,都呈現了社會部門的行動者如何通過「生活現場」及「運動現場」的實作,形塑與國家政策並行的「歷史現場」實踐。